安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安阳市“十四五”对外开放和 招商引资规划的通知

时间:2023-01-13 15:02 来源: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安阳市“十四五”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12月19日

  安阳市“十四五”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规划

  根据《安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安阳市“十四五”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我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本《规划》是我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开放招商水平、建设开放强市的重要指引。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安阳新征程、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强市的关键时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型攻坚期。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安阳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多作贡献。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经贸摩擦等重大风险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奋进实干、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新路子,为“十四五”开放强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对外开放全面扩大。“十三五”期间,全市抓住“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南“三区一群”等国家、省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依托安阳比较优势,扩大开放发展。安阳市纳入全国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2016年—2020年,成功举办五届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全市出台了加快推进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商务、发改、交通、工信、科技、教育、文广体旅等12个市直部门结合各自领域,分别出台了对外开放专项实施方案,形成了开放招商“1+N”政策体系,为全市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强市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相继出台了促进招商引资的若干措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迎客入安”旅游业发展、关爱企业家“八大员”行动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修订完善了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持续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着力引进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商贸物流和外资项目,营造了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

  二是招商引资成效突出。明确主导产业定位,突出培育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精品钢及深加工、文化旅游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大力开展精准招商,积极引进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6年—2020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950个,投资总额累计9758.6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411个,投资总额累计5715.6亿元。今麦郎、晨丰光电、广东先导稀材、安彩光伏组件、超威电池、曙光信息智能制造基地等重大项目成功签约。比亚迪智能终端及零部件、三新产业园、光远新材、上海复星合力、福斯罗铁路扣件、超威电池、德力新能源环卫装备、安井食品、东旭光电、波司登羽绒服、新城吾悦广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为我市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是招才引智扎实推进。着力抓好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工作,2016年—2020年,我市共推荐享受国务院津贴人选6人、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选9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推荐人选13人、河南省职业教育专家3人以及安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人选124人。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和基地申报工作。“十三五”期间,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成功申报全国博士后工作站,安阳工学院、林州光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批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功举办河南·安阳“洹泉涌流·聚才兴安”活动。企事业单位引进各类急需人才3100人,其中博士120人,硕士255人,本科1054人,其他技术人才1671人。

  四是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全市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我市大力引进比亚迪智能终端、5G空域技术联合实验室、智能康养装备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着力建设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电子新材料产业引进了东旭光电新型显示材料、诚雨覆铜板、致远覆铜板、光远五期5G电子纱电子布等项目,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安钢冷轧电磁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助力我市千亿级精品钢深加工产业健康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引进了中信印染示范园、广州童装产业园、万雅国际商贸城、波司登羽绒服等一批重大项目。食品产业紧盯龙头企业招商,引进了甘源食品、安井食品等一批知名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更加凸显。着力引进商贸物流和总部经济项目,新城吾悦广场、厦门象屿大宗商品交易豫北结算中心、福天第五代建筑总部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地。

  五是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十三五”期间,我市成功申建了河南万庄安阳物流园公用型保税仓库。万庄物流、象道物流铁路专用线成功开通运营。汤阴县鸡肉及制品、北关区纺织服装、红旗渠新材料成功申建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豫北跨境电商产业园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外贸发展服务环境持续优化。认真落实国家、省稳外贸的政策措施,全市设立了规模为5000万元的“外贸贷”资金池;出台了贷款贴息政策,为中小外贸企业给予1%的贷款贴息;组织开展了多场外贸培训,通过线上、线下课程提高外贸从业人员业务能力。积极为企业申报中小开、进口贴息、出口信用保险、跨境电子商务等政策资金,进一步提升企业应对国际市场的能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投洽会、广交会、进博会、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广博会、服贸会、高交会、跨境电商大会等国内外重大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六是对外经济合作有序开展。2016年—2020年,全市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整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累计3290万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超过500万美元;外派劳务16750人次。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经贸活动,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完善对外劳务服务平台功能作用,着力开展对外投资和承包工程业务,推动企业面向中东欧、南美、非洲等市场开展对外经济合作。

  七是开放型制度环境显著优化。深入推进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投资审批“三个一”改革。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六稳”“六保”各项政策,制定实施7个方面22项具体措施,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建立复工复产和企业帮扶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千员帮千企”、关爱企业家“八大员”、“一联三帮”保企稳业等专项行动。实施“861”金融暖春行动,开辟信贷“绿色通道”。推进实现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不见面”审批,工程建设类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50天以内,企业开办“一日办结”,221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随身办,18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证通办。

  第二节 “十四五”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市开放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将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深度演化,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市紧紧围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强化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机遇和挑战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际经贸摩擦持续升级,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加快重塑,全球化面临的深层矛盾进一步凸显。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仍是大势所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开放型经济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这既对我市深入推进国际经贸合作和科技交流带来了严峻挑战,也为倒逼产业优化升级、塑造开放新优势、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机遇。

  从国内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持续释放强大国内市场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我市深化与重点地区互补合作,进一步融入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同时,我国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布局,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成功签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推进商品和要素等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有利于全市通过制度创新实现跳跃式、直联式开放,重塑对外开放新优势。

  从全省看,河南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居民消费潜力较大,投资增长后劲较足,在新基建、能源设施、综合交通、流通体系、新型城镇化等领域有较大空间,都将对高端产业活动和高端生产要素产生更强的吸引力,成为河南深化对外开放、融入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有利条件。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多重战略叠加,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加速推进,为河南实现“两个确保”、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全市看,我市拥有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便捷畅通的交通物流体系,多重国家战略叠加辐射优势持续凸显,经济内在向上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开放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质量具备多方面有利条件。但全市开放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思想有待进一步解放,开放经济质量水平不高,开放主体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活力后劲不足;开放通道建设仍存短板,开放平台集聚要素资源能力较低;对外开放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体制机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创新。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关键阶段,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牢固树立对外开放没有边缘只有节点的理念,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强战略谋划,凝聚开放共识,形成开放合力,加快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开放强市,在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强市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紧抓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优化内资外资两种资源,激活内需外需两个市场,准确把握开放和安全的关系,大力推动重点产业开放,做大做强开放型市场主体,加快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持续完善对外开放通道体系,推动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加快打造要素高度集聚、平台高度集成、通道高度便捷、体制高度灵活的内陆开放高地,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确保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安阳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在中原更加出彩进程中奋勇争先,努力建成新时代区域中心强市,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古都出彩安阳的绚丽篇章。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战略引领。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找准自身定位,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开放中扩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实现机遇共享,实现服务全局与发展自己有机统一。

  坚持系统观念。准确把握好改革与开放、国内与国际、政府与市场、发展与安全四种关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

  坚持改革推动。加强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和融会贯通,推动各项改革向更加完善的制度靠拢,从要素开放向制度开放全面拓展,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

  坚持创新驱动。以开放的视野谋创新、以创新的思路抓开放,加快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组织管理创新,推进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增强开放发展新动能,提升开放竞争新优势。

  坚持重点突破。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以“三个一批”项目为抓手,从项目切入、以项目推动、用项目支撑,推动重点产业开放发展,壮大开放型市场主体,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强化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对标对表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安阳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安阳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市开放招商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十四五”时期,将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到2025年,引进省外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分别达到900亿元、6000万美元和90亿元,年均增速3%。

  到2035年,基本建成开放强市,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水平大幅提升,贸易和投资实现高水平自由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地位基本确立。

  ——开放型经济规模质量显著提升。外贸进出口占全省比重进一步增加,一般贸易占比、高附加值出口商品占比及内外贸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利用外资保持稳定增长,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持续提升。外向型经济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更大作为。开放通道体系进一步完善,红旗渠机场投入运行,陆港型物流枢纽基本建成。内需潜力充分释放,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现代流通体系更加完善。与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的合作成果进一步显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经贸合作水平稳步提升。

  ——多层次开放平台体系更加健全。开发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大幅提升,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更加精简高效。红旗渠经开区跨入全国前100名,对外开放基础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

  ——制度型开放取得明显成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开放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增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核心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各类企业公平待遇和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市场主体获得感明显增强。

  第三章 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

  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迈出更大步伐,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加快塑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一节 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坚持开放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探索优化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提升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和广度,推动龙头企业在提升要素、产能、市场、规则等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完善外贸企业拓内销支持体系,统筹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外贸企业建设国内营销渠道和自主品牌,推动“同线同标同质”适用范围扩大至一般消费品和工业品领域,促进商品服务内外循环畅通。

  第二节 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持续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享有准入后国民待遇的保障力度,建立健全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全面推行极简审批投资制度,探索“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动建立与服务化、数字化等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创造宽松的贸易创新环境。探索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快推进通关数据互换、口岸物流信息对接、企业信用信息互认、监管执法信息共享,巩固压缩货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

  第三节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加快“放管服效”改革,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证照分离”。进一步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持续开展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专项检查。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审慎包容监管。打造政策精准直达企业服务平台,实施“小错免罚”包容柔性执法。健全政企沟通长效机制,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处理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应用和服务体系。

  第四节 强化开放型经济安全保障

  构筑与更高水平开放相匹配的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完善经贸安全保障机制,健全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妥善化解国际贸易争端,坚定维护我市产业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防范化解境外政治、经济、安全等各类风险。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第四章 做大做强开放型市场主体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更加高效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推动重点产业开放发展,引育更多有竞争力和国际视野的开放型经济市场主体,推动外资外贸外经“三外”联动健康发展。

  第一节 推动重点产业开放

  聚焦我市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围绕薄弱环节、缺失环节、重点配套环节,引进落地一批带动效应强的龙头型旗舰型企业项目,促进相关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氢能和储能、先进功能新材料、生命健康科学等未来产业,积极招引科技型企业和重大平台。立足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纺织服装、汽车、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吸引外商投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完善上下游配套产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加强与国合集团、通用国际合作对接,大力引进代理进出口企业,拓展外贸发展平台。积极培育国际商务服务产业,推动会计、资产评估、信用评估等一批专业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集聚发展,争取包括国际咨询公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人力咨询公司等企业落地。引进一批国内知名消费品牌、商业运营商、品牌贸易商,促进与文旅、商贸流通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招引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物流企业来安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开展各种形式合作。

  第二节 实施精准招引

  突出招大引强,聚焦引进“三类500强”、细分行业领军企业等战略投资者,以及“独角兽企业”“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聚焦总部经济项目引进,发挥政策引领作用,鼓励建设一批总部经济示范园区。创新招商方式,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招商,动态完善重点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推行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招商新模式新机制,引育一批产业链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和具有“杀手锏”产品的配套企业。加强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招商与产业链招商协同,依托生产制造类项目同步引进企业研发设计、营销结算中心等生产性服务类项目。搭建招商平台,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全球跨境电商大会等国家、省重大活动,精心举办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安阳招商大会等经贸活动,强化驻外办事机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职能,开展专题对接和精准招商,着力引进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强链、延链项目,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第三节 支持市场主体拓展境外市场

  实施外贸主体“破零倍增”行动,扩大外贸主体规模,推动制造业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电商企业等进行进出口经营权主动赋权,支持外贸主体开展品牌并购与国际推广运营,完善境外营销服务保障支撑体系。依托林州市红旗渠经开区新型材料、汤阴县鸡肉及制品、北关区纺织服装3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强化我市出口产品优势。鼓励冶金冶炼、医药制造、装备制造、食品等行业龙头企业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兼具创新能力、成长性和国际影响力的外贸企业。发挥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鼓励企业抱团出境参展。支持企业到境外开展并购重组、股权收购和联合投资,引导高端产业环节回归安阳,做强企业本土总部。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小比例参股、共建研发中心等灵活方式开展海外投资合作。优化对外劳务合作结构,拓展对外劳务合作市场。创新发展对外承包工程,鼓励联盟拓市和投建营一体化,积极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带动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

  第五章 提升招商引资质量

  第一节 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招引承接

  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引强。精品钢及深加工产业方面,加快钢铁行业资源整合,建设安钢、林州、水冶、汤阴四大精品钢及深加工基地。积极承接优特钢、高强度板材、高强度钢筋、优质线材、优质管材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冷轧电磁新材料、装配式建筑等产业,打造千亿级精品钢及深加工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方面,加强与吉利、长城、东方电气、上海重塑等国内整车及零部件龙头企业战略合作,大力发展新能源商用车、专用车等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形成一定规模。积极引进“三电”企业,加快汽车零部件生产向批量化、专业化、组件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发挥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面向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依托大企业、大项目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聚焦智能装备、通用航空、轨道交通、康复医疗设备等优势领域,持续提升高端和终端产品比重,打造创新引领、智能高效、绿色低碳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转型方向,围绕精细化工、食品制造、纺织服装、绿色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和路线图,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储备库,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打造一批百亿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依托安化集团、永新化学、九天化工、顺成、利源、鑫磊等化工企业,加快引进煤基精细化工产品、煤基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培育新型化肥、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清洁能源、煤焦化深加工等产业,打造五百亿级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引进大型食品制造、肉制品、面制品、乳制品、冷链食品、休闲食品和特色功能食品等龙头企业,打造五百亿级食品制造产业集群。引进以品牌、质量、设计、营销为核心竞争力的服装服饰产业,打造五百亿级纺织产业集群。引进绿色高端陶瓷、装配式建筑企业,打造百亿级绿色建材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抢抓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机遇,突出市场牵引作用,以应用促发展,以市场换产业,通过示范应用引进一批企业和项目,带动战略新兴产业技术突破和产业规模化发展。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区域运营总部、研发总部和生产基地,落地一批引领型、标志性重大项目。电子信息依托旭阳光电、嵩阳光电等企业,重点招引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网络安全、5G等特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培育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新材料依托光远新材等企业,重点招引先进钢铁材料、化工新材料、电子新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等龙头企业,培育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生物医药重点招引基因工程药物和高端仿制药、创新药、现代中药、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等领先企业,培育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能源重点招引风电装备、太阳能光伏电池、电池组件及关键材料、绿色规模化制氢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和装备制造企业,培育百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积极开辟大数据融合创新、人工智能、氢能和储能、先进功能新材料、生命健康科学等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争创区域未来产业先导区、示范区。引进“5G+物联网”智能终端、“5G+车联网”、光通讯、信息安全等领域重点企业,打造大数据融合创新集群;引进一批引领整机、关键零部件、智能生产线等机器人关键技术企业,创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推进与北京、四川、山东等氢能研发应用先进地区合作,积极对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及比亚迪、东方电气等科研院所、头部企业,打造氢能与储能技术研发和应用试验区;引进新型显示、半导体、覆铜板等领先企业,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引进康复医疗、医用耗材和先进医疗设备等开发和应用企业,建设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引进为先进制造配套的信息科技、技术研发、电子商务、商贸物流、金融保险、创意设计、会计审计、建筑设计、知识产权服务、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生产性服务集团、行业协会。着力引进外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在安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租赁等新兴业态。抢抓国际物流巨头重新布局的机遇,依托万庄物流、象道物流等重点项目,大力引进万邦等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安阳,着力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支持外资进入医疗、康养、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优质生活性服务业项目。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依托中粮面业、益海嘉里等重点企业项目,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资本、技术、品牌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改组上市等形式实现强强联合,培育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支持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提档升级,强化与工商资本、企业集团合作,积极引入管理、技术、资金等要素,扩大加工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加快培育一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引进一批国内外农产品精深加工知名企业,实施一批高起点、外向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拉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限制,鼓励外商投资现代农业,引导外资投向农产品和食品深加工、现代农业装备制造、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休闲观光特色农业等领域。

  第二节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突出投融资平台作用,强化资本招商。借鉴先进地区资本招商成功经验,加大各级投资(基金)平台对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依法合规以股权投资方式参与招商项目,发挥资本催化和杠杆作用,撬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聚集。鼓励各县(市、区)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设置产业发展基金,增强引资话语权。加强市级产业发展基金与县级产业基金联动,形成市级以产业基金吸引、县级以物理空间和优质服务吸引的务实招商环境。

  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绘制产业链图谱,针对重点产业进行延链、补链、强链,引进上下游环节和产业。依托战略资源吸引下游深加工企业布局进行延链;依托配套能力,引进关键环节和链主企业进行强链;围绕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补链。

  实施专业化招商、以商招商。利用各类商会、行业协会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等,鼓励政府购买社会招商服务,提升招商活动市场化水平。加快推动我市与启迪科技离岸创新中心项目,合力构建“双创”服务体系,打造“创新人才在京、成果转化在安”的重要载体平台。通过在安投资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来安布局,实现以商招商。

  强化线上招商。积极开展网络招商推介对接,做好招商项目征集及网上发布,通过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签约等方式,大力开展不见面招商活动。

  发挥驻外机构招引功能,实施驻地招商。充分发挥市政府四个驻外联络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桥头堡”作用,打造我市对外交流合作、实施“双招双引”工程的窗口和驿站。支持各县(市、区)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招商引资区域设立招商联络处,开展驻地招商。充分利用各类企业、商会和协会驻外机构桥梁作用,瞄准大型企业、大集团,摸排招商资源、收集招商信息、锁定重点客商、定点跟踪洽谈项目,提高招商实效。

  推动返乡创业,实施乡情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利用在外豫商协会,加强跟踪联系在外豫商,适时引进。利用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加强跟踪联系安阳在外各界名人、精英和离退休人士等,利用亲情、乡情感召力,吸引回乡发展。加强在外务工人员联络,吸引回乡创业。

  第六章 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积极应对后疫情时期贸易格局调整,着力补短板强优势,培大育强外贸企业,优化贸易结构,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第一节 稳固扩大外贸基本盘

  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精神,完善我市“三外”企业协调服务机制,加强出口订单等监测分析和供应链风险预警,保障重点企业和产品进出口畅通,稳定重点外贸企业运行。深入落实减税降费、金融信贷等各项帮扶政策,支持中小外贸企业加强研发、品牌培育、营销渠道建设,提高规模和效益。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稳步提高民营企业进出口份额。持续开展全市外贸“十强企业家”表彰活动,营造外贸发展良好氛围。推进贸易平台建设,做大做强我市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积极申报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支持打造中小外贸企业集聚发展平台。

  第二节 深入实施优进优出

  提高出口国际竞争力,完善农产品等出口平台,提升我市精深加工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等传统产品出口规模,促进食品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和玻璃制品等特色产品出口,不断提高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积极扩大优质进口,以主要贸易国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为重点,主动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紧缺资源性产品、优质消费品、民生服务等进口,做大汽车、药品、粮食、肉类等特殊商品进口业务规模。完善全市进口促进体系,培育一批重点进口平台,培育新型进口商品营销模式。

  推动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加大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力度,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提高全市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行动,支持我市有关企业参加省级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认定,推动优势现代农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第三节 加快发展新型业态

  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积极申建中国(安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纺织服装跨境电子商务为突破口,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出口为主攻方向,通过纺织服装跨境电子商务全流程新模式先行先试,积极扩大北关区童装、内衣等优势产品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打造我市出口品牌。加快推动公共海外仓发展,制定促进公共海外仓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跨境电商等企业在重点市场、境外枢纽节点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布局建设海外仓,打造外贸供应链稳定的战略支点,培育一批优秀海外仓企业。

  第四节 创新发展服务贸易

  梯度培育服务贸易载体,扩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对外开放。巩固运输、旅行、对外工程承包等传统服务贸易优势,扩大通信、金融等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规模,培育新型文化、中医药、数字贸易等特色服务贸易基地。积极发展生物医药研发、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等高端服务外包,培育一批数字化制造外包平台、信息技术外包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提升服务贸易数字化应用水平,加快推动“互联网+”和服务贸易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贸易,大力促进零售、物流、金融、专业服务等领域的数字贸易发展。

  第七章 完善对外开放通道体系

  发挥安阳“四省通衢”区位优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南“三区一群”等战略发展机遇,畅通对外开放通道,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逐步形成多层次、多节点的对外开放通道体系,为全市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畅通陆路通道

  着力畅通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陆路通道,开通与郑欧班列相衔接的“安欧班列”,加快推进高速公路“13445”工程沿太行高速、安罗高速、濮卫高速、鹤辉高速、安新高速安阳段等项目建设,构建“五纵六横”的高速公路网络格局。优化干线公路路网建设,实施G107改线,G234、G341等项目建设,提升我市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积极对接河南自贸区和郑欧班列,打造安阳铁路口岸,加快汤阴万庄公铁物流园建设,强化汤阴货运铁路枢纽优势,建成具有口岸功能的铁路物流枢纽,实现与晋豫鲁铁路的互联互通。

  第二节 畅通海上通道

  加强与天津、青岛、连云港、日照等港口城市的协同合作,积极引进货代、船代等港口服务,延伸港口功能,打造安阳“无水港”。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总体布局,建成“安阳—山东半岛”公-铁-海多式联运示范通道,初步形成便捷顺畅、智能智慧、绿色低碳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第三节 畅通空中通道

  加快红旗渠机场建设,加强与郑州新郑机场的合作,实现与长三角、珠三角主要城市及日本、韩国通航,畅通空中交流通道。强化与郑州航空港合作发展,打造红旗渠机场航空物流园区,形成服务郑州航空港、辐射豫晋冀的航空物流转运中心。

  第四节 畅通网上通道

  积极对接中国(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完善和发挥安阳高新区、内黄县省级跨境电商园区功能作用,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完善跨境电商网络营销渠道和物流运输体系,实现线上服务平台与线下产业园区无缝对接。持续普及跨境电商应用,培育壮大一批网络商场、旗舰店和专营店,打造完整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

  第五节 构建开放平台

  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强化汤阴万庄物流保税仓作用,积极推进安阳保税物流中心申建工作,服务我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打造外经贸发展平台,加快外贸单一窗口推广应用,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依托汤阴县省级外贸转型发展升级基地,强化我市优势食品、农产品等出口产品优势。发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作用,带动更多外贸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国际市场。支持我市龙头企业在海外扩大或增设海外仓、海外营销中心。

  第八章 提升对外开放载体建设

  以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载体,提升服务功能,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对外开放支撑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

  第一节 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

  以示范区为主体,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推进红旗渠机场、汤阴万庄铁路口岸、安阳高铁枢纽站、高铁至红旗渠机场快速通道等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建设示范区物流港,构建红旗渠机场-铁路口岸-示范区新经济带,实现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高铁站以及多点货运场站、物流园区高效对接,依托精密制造产业园、通航制造产业园、智能机器人产业小镇等平台,建成以新能源、通航制造、智能制造、半导体新材料、商贸物流、现代金融为特色,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海关通关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产业基地和对外开放门户,打造安阳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第二节 争创科技研发孵化高地

  全面推动安阳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全省科技研发孵化高地为目标,积极对接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区域创新链、价值链、金融链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做精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双创基地等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增强服务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团队的能力。围绕火炬研发园、火炬创业园、安阳大学科技园的科技创新和孵化作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平台落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到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达到700家以上,新培育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载体200家以上,实现科技型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第三节 开拓经济建设主战场

  开拓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国家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把国家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市开放型经济先行区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坚持“项目为王”导向,大力推进“三个一批”项目。着力发展精品钢深加工、装备制造、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主导产业,打造高端汽配、钢管精深加工、电子信息材料、绿色建筑产业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瞄准全省最高标准制定外经贸优惠政策,打造开放型经济聚集地。到2025年,红旗渠经开区综合实力进入国家级经开区前100强,全市新增1—2家省级经开区。

  第四节 推进专业园区提质升级

  发挥开发区、服务业“两区”和专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快信息网络、现代金融、科技创新、检验检测等新型服务平台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定位,开展专业化招商活动,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重大升级项目,推动“龙头+配套”集群发展、“基地+基金”集聚发展、“存量+增量”同步发展。加快推动开发区公司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全面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引领区和改革开放先导区。

  第五节 完善提升金融开放载体建设

  持续推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担保等各类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合作,进一步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我市优化布局,实现各类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深入贯彻落实“百舸竞帆”行动,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积极开展“信易贷”平台和河南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推广应用工作。支持文峰区建设现代金融服务核心功能区,重点引进省内外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建成立足安阳、依托中原经济区、服务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的现代化金融商务区。健全和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发挥中原再担保融资担保公司平台功能,强化担保机构平台对外贸等涉外企业的担保能力和信贷支持。

  第九章 塑造对外开放创新优势

  深入挖掘招才引智的创新优势,加强人才资源和技术交流双向开放,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创新优势互补,从开放创新中积累产业发展创新优势,提升创新能力。

  第一节 深入实施“招才引智”

  深入实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建设人才聚集高地。健全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和引才目录定期发布机制,引育一批管理型、技术型、复合型海内外高端人才,建设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和熟悉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型干部队伍。制定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人才政策,为引进的“高精尖缺”海外人才提供入出境和停居留便利。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较高研究水平的智库机构和研究团队,力争形成若干重大战略研究成果。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形成百名领军企业家、千名骨干企业家和万名成长型企业家的优秀企业家雁阵。以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为主渠道,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继续教育基地,为创新型安阳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第二节 着力培育科技创新动能

  推动我市创新资源与全国、全省创新资源互动协同,加速汇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支撑能力。实施创新龙头企业提升引领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大中型工业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新型研发机构,促进新技术应用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强化招才引智,吸引高端研发机构、人才及创新成果落地安阳。加强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知名高校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创新中心、合作园区,开展技术交流合作、人才联合培养和科技联合攻关,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系统。

  第三节 重塑人力资源优势

  突出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沟通,搭建多元互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持续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和办学水平,加快建设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特色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一批具备教学、生产、培训和鉴定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实训基地。支持和鼓励安阳工学院、安阳学院、安阳职业技术学院与钢铁冶炼、机械制造、机电维修、空中驾乘等行业企业联合育人,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第四节 加强教育国际交流

  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进国际教育合作。探索我市中外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和办学模式,积极争取、推进我市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建设,指导我市具备条件的学校依托自身优势稳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鼓励学生出国学习交流,增强学生国际参与意识,拓宽学生视野。充分利用我市已有的国际友好城市这一平台,加强教育区域合作,加强校际合作,构建交流平台,提升我市教育国内国际影响力。

  第五节 推动文旅产业开放发展

  丰富文旅业态,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依托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集中力量打造精品路线,重点打造安阳航空运动学校-林虑山、太行山国际滑翔基地低空运动路线、林州庙荒村-太行山运动公园山地越野路线、汤阴羑里城-汤阴汤河国家湿地公园自行车、马拉松等3条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创新沉浸式研学游方式,发挥“全国首批十大研学目的地城市”影响,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研学旅行营地、基地创建工作,争创一批主题鲜明、课程精良、运行规范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丰富特色旅游多元供给,依托太行山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太行生态观光游、文化遗产游、乡村游、山地运动游、研学游等旅游业态,不断提升安阳文旅品牌吸引力、影响力。

  加强文化旅游宣传推广体系建设。以“国际汉字大会”、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等活动为抓手,建立安阳文化旅游促销合作机构,构建安阳旅游的国际营销网络,积极推动安阳文化旅游融入“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合作圈。加大对日韩、港澳台、东南亚、美国、欧盟等市场的营销推广力度。举办“安阳殷商文化”“周易文化交流节”“带着书本去安阳”等系列活动,提升安阳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依托安阳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建立豫晋冀鲁毗邻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协作机制,加快文化旅游跨区域协同发展,推进合作共赢。

  第十章 优化对外开放营商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万人助万企”“千人帮千企”活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活对外开放新活力。

  第一节 营造竞争高效的市场环境

  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决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隐性门槛。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内外资一致的国民待遇,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支持鼓励境外企业在我市建设生产基地,并争取将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落户我市。健全全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联动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案件。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类监管、事后信用联合奖惩制度。

  第二节 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加大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侵害产权和欺行霸市、商业贿赂、制假售假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构建国际化商事法律环境,建立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确保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效率低下等问题。严格依法办事,开展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企业生产经营和净化企业周边治安环境专项治理行动,让企业按市场规律办事,放手让其在竞争中发展。全面清理处置政府违约失信问题,营造“新官必须理旧账”的氛围。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组织实施本规划,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

  第一节 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根据本规划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将规划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健全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各部门分工协作、信息共享、监测联动。完善与各部门的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形成规划实施合力。动态监测规划实施情况,对规划实行年度监督、中期评估和终期总结评估。根据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重大变化,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依照相关程序,对规划目标、任务进行适时调整。

  第二节 强化财税政策支持

  积极主动对接国家、省有关部门,争取更多政策、资金、项目向我市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完善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现有财政支持政策。争取各类对外投资基金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争取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支持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能源产业,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招商引资企业及高层次人才给予奖励。落实出口退税政策,推广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鼓励引导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加强对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加大对产业链核心企业、高新技术、自主品牌、转型升级基地的支持,加强对我市“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鼓励类境外投资项目的服务保障。出台鼓励进口的政策举措,落实国家有关进口降税政策。

  第三节 健全统计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对外商投资、招商引资、对外贸易、境外投资的评估跟进。做好项目数据库动态管理、外贸企业运营监测分析、外商投资与境外投资统计工作。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加强对开放型经济统计业务的指导和培训,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各级各部门积极性,确保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第四节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各级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规划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及开放强市建设,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舆论环境。充分利用招商引资、会展活动等契机,宣传推广相关政策制度、最佳实践和工作成果。做好规划实施的阶段性总结、经验复制和政策推广,对工作亮点及时总结提炼,为形成“安阳开放发展模式”提供素材。创新对内对外宣传推广的方式手段,综合利用多种宣传媒介与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展示我市对外开放新形象。

  主办:市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