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安阳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拟对安阳尼采启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型植物生物刺激素研发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8月16日-2023年8月18日。
电话:0372-2997005
通讯地址:安阳高新区黄河大道中段安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330室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三日内申请人、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对策和措施 |
1 | 安阳尼采启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型植物生物刺激素研发中心 | 安阳高新区金沙大道与朝阳路交叉口东南角5G产业园7号厂房2楼西南角 | 安阳尼采启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安阳鑫峰环境保护咨询有限公司 | 安阳尼采启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1100万元在河南省安阳市高新区金沙大道与朝阳路交叉口东南角5G产业园7号标准化厂房2层西南角,建设安阳尼采启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型植物生物刺激素研发中心,主要通过细胞工程、生物发酵技术,研发新型植物生长刺激素,该项目已在安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服务局备案,项目代码为2303-410571-04-01-224770。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版本)规定,本项目属于四十五、研究和试验发展,98专业实验室、研发(试验)基地,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属于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 1.废气: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好氧发酵、烘干废气,上料废气将产生的废气,采用袋式除尘器(采用覆膜式滤袋)+高效旋击分离器+UV光氧催化+活性炭吸附后通过25m高排气筒排放。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2标准限值(25m高排气筒、臭气浓度≤6000);颗粒物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标准限值(排放速率≤120mg/m3,排放速率≤14.45kg/h),同时满足“安阳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推进全市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深度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中的限值要求(颗粒物≤10mg/m3);厂界处无组织臭气浓度为19(无量纲),可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新扩改建二级标准要求(臭气浓度20无量纲);研发中心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量较小,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限制要求。 2.废水: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软水制备再生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管网排入北小庄污水处理厂处理。满足安阳市北小庄污水处理厂设计接纳水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噪声:项目产生噪声的设备主要有气流喷雾干燥机、混合机、板框过滤器、螺杆空气压缩机、管式离心机、水泵、废气治理设施风机、冷冻干燥机等设备运转时产生的噪声,采取减振、隔声、消声措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限值。 4.固体废物: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废离子交换树脂、废外包装材料、遗弃的培养基、遗弃的菌体、菌体分离废液、废滤渣、离心后的废物、设备冲洗水、研发过程废液、除尘灰、废滤袋、废UV灯管、废活性炭,废UV灯管、废活性炭装入危险废物专用收集袋中在危废暂存间(5m2)暂存后,定期交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废离子交换树脂更换时由厂家直接回收,不在研发中心暂存;研发固废(遗弃的培养基、遗弃的菌体、菌体分离废液、发酵罐过滤后的废滤渣、离心后的废物、设备冲洗水、研发过程废液)、除尘灰经密闭桶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40m2),定期送生物肥加工厂;废外包装材料、废滤袋和生活垃圾经生活垃圾收集桶收集后,定期交环卫部门处理。 5.地下水、土壤:本项目位于标准化厂房2层、3层,不与1层地面直接接触;在正常工况下,项目不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影响。 6.环境风险:项目涉及的风险物质主要有硫酸铵和危险废物(废UV灯管和废活性炭)。 可能影响的途径:硫酸铵物料泄露后,遇热分解产生有毒烟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危险废物泄露、破损后危废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设置专人定期巡检,如发现包装桶有破损或其它异常现象时及时更换包装桶或采取其它措施。 2)加强管理,制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制度。 3)一旦出现事故,立即由平时的生产管理体制转为事故处理管理体制,应付处理事故的指挥决策。应急措施主要是断源(减少泄出量)、隔离(将事故区域与其他区域隔离,避免影响扩大)、回收(尽可能将泄漏物收集起来处理)、清污(处理已泄出危险物造成的后果)和上报(上报有关部门)。 4)重点做好堵漏工具、泄漏物料处理工具、火灾消防器材的配备及维保,个人应急防护及应急通信设备的维护。 5)完善环境安全事故或紧急状况下的应急准备和相应程序,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 6)定期宣传教育。 |